新冠病毒持續變異,疫情肆虐全球。目前,英國變異株於國際間大舉傳播,也是臺灣正竭力對抗的變種病毒。然而,造成印度嚴重疫情的印度變異株(B.1.617),也開始備受關注1。
印度變異株於去(2020)年10月5日首次在印度發現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報告,今(2021)年5月11日前,印度變異株已在全球約44國現蹤,並持續蔓延至更多國家。臺灣也曾有境外移入個案,所幸皆已在邊境即被匡列。有鑑於此變異株的高傳播性,國人應及早提高警覺,將病毒阻絕於境外,並即時監控其國際傳播趨勢。
今年2月,中研院「新冠病毒變異全球即時監測網」(下稱監測網)觀察到該變異株的刺突蛋白上,三個重要氨基酸變異L452R、E484Q和P681R的發生頻率,在印度快速爬升。前二者變異會增強病毒與血液中ACE2(angiotensin-converting enzyme 2,人類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)的結合,讓病毒更容易逃避人類的免疫系統。第三個變異則可能增強刺突蛋白S1-S2的切割效率,促進病毒融入宿主細胞,加速病毒傳播。
根據世衛的初步分析,目前的疫苗對印度變異株仍有效,但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會降低。英格蘭公共衛生署(PHE)則於今年5月22日公布,輝瑞/BioNTech(Pfizer-BioNTech)、莫德納(Moderna)、牛津/阿斯利康(Oxford/AstraZeneca)等三劑疫苗,對印度變異株子型B.1.617.2有很高的有效性,與對抗英國變異株時的效果相似,也有助降低患者的住院率與死亡率。
孫子兵法說:「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」。中研院分析來自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(GISAID)超過120萬筆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資料,並在中研院監測網中,呈現世界各國原有病毒株與新興變異株的成長趨勢,有助評估其傳播力以事先預警。同時,監測網也提供了病毒株在各國的變異發生頻率,有利於預測病毒優勢種和疫苗逃脫的可能性,在設計次世代疫苗時納入考量。
根據監測網,目前變異病毒仍以第六型2為主,但已產生約600到1,200種變異子型;而病毒的變異仍會持續發生且難以避免,也無法排除臺灣變異株的可能性,甚至疫苗的成功也可能讓病毒產生更新的優勢種。因此,人類不易完全消滅病毒,未來要努力與之和平共存。不過,若能儘快控制住疫情,減少病毒複製與傳播的機會,將可大大降低產生具高傳染力變種病毒的機會。因此,「落實病毒邊境管理,遵守國家防疫政策,養成防疫生活好習慣,提升整體疫苗接種率」,多管齊下,是對抗病毒的根本之道。
本院分析了來自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(GISAID)資料庫上超過120萬筆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資料,得到這五株深受關切的變異株發生頻率的時間動態趨勢(圖一)。英格蘭公共衛生署與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分別在2021年5月7日和2021年5月11日將印度變異株(B.1.617)的子系B.1.617.2升級為「深受關切的變異株」。B.1.617.1和B.1.617.3雖尚未被歸類為深受關切的變異株,但也被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列為「調查中的變異株(Variant Under Investigation, VUI)」。
圖一、五株深受關切的變異株發生頻率的時間動態趨勢
其他變異株尚包括:巴西變異株(P.1,或稱B.1.1.28.1)也有強的傳播力且有疫苗逃逸現象,被列入深受關切的變異株(VOC)、東非變異株(烏干達和盧安達)(A.23.1)、美國加州變異株(B.1.429),以及陸續發現的英國再變異株(B.1.1.7 with E484K、A.23.1 with E484K、B.1.525),其中B.1.1.7 with E484K也已列入深受關切的變異株。
圖二、印度變異株(B.1.617)的子系在刺突蛋白上的氨基酸變異
L452R和E484Q落在受體結合域(receptor binding domain, RBD)上的重要功能序列(receptor binding motif, RBM)上,RBM是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和人類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(angiotensin-converting enzyme 2, ACE2)的結合面。L452R和E484Q會增強ACE2的結合,以利病毒產生逃避人類免疫系統的能力。
P681R落在furin蛋白酶切割位點區(furin cleavage site)前,變異可能增強刺突蛋白S1-S2的切割效率,促進病毒與宿主細胞融合,進而增加病毒進入感染宿主細胞,讓病毒傳播更快速。
中研院新冠病毒全球即時監測網於今(2021)年2月也觀察到印度變異株在刺突蛋白(spike protein)上L452R、E484Q 和P681R變異的發生頻率在印度快速爬升(圖三)。L452R在加州變異株(B.1.429)上也有。E484Q出現在印度變異株的子系B.1.617.2上,與過去南非變異株、巴西變異株、英國再變異株上看到的E484K不同。P681R過去東非變異株(A.23.1)上也有,但跟英國變異株看到的P681H不同。
圖三、在印度,印度變異株(B.1.617)在刺突蛋白上主要變異發生的時間變化趨勢。
各疫苗廠都在評估是否可以透過增加劑量,增加免疫注射,或是開發新的次世代疫苗,來面對新變種病毒的挑戰。例如兩款RNA疫苗,輝瑞(Pfizer-BioNTech)與莫德納(Moderna)開發較早也較快,雖然是在許多變異發生前就開發完成,但因為設計有容易修改的優點,方便後續疫苗的改良。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報告(註四),以色列與卡達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,施打兩劑後,輝瑞疫苗對英國變異株(B.1.1.7)的感染前防護力與感染後病症都有相當高的保護效果。對南非變異株(B.1.351)的效果雖然降到75%,但能100%預防重症。
兩款腺病毒載體疫苗,AZ疫苗開發較早,施打一劑有76%防護效果,隔八週施打第二劑會增強防護效果到86%,對於英國變異株(B.1.1.7)仍是有效,但對南非變異株效果下降多。嬌生疫苗開發完成較晚,但試驗期間已經有變種病毒,英國變異株當時已普遍,疫苗有約76.7%的有效性。
最近快速傳播的印度變異株(B.1.617)子系B.1.617.1和B.1.617.2變異會造成病毒傳播力增加,在多國感染案例增加,英國的研究也顯示其傳染力不低於英國變異株(B.1.1.7)。對疫苗與藥物的影響尚未清楚,現有的小型研究的結果也有所差異,中和抗體從下降很有限到下降7倍都有,對於禮來(Eli Lilly and Company, Lilly)研發的新冠病毒單株抗體療法效果降低,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。
1. 在新冠病毒變異的子型中,其傳播性特別高者,被列為深受關切的變異株(Variant of Concern, VOC),包括:英國變異株(B.1.1.7)、南非變異株(B.1.351)、巴西變異株(稱P.1或B.1.1.28.1)、英國再變異株(B.1.1.7 with E484K),以及印度變異株的子型B.1.617.2。其中,英國變異株發生率自2020年10月底開始攀升,在多國逐漸成為主流,也是造成臺灣2021年疫情爆發的病毒變異株。巴西變異株則是近期另一在國際間快速傳播的變異株。
2. 病毒株可歸類為六大類型,主宰世界的第6型病毒株是由 C241T(5’UTR)、C3037T(nsp3, F924F)、C14408T(nsp12, P4715L)、A23403(S, D614G)所共同定義(Yang et al., PNAS, 2020/12)。DOI: DOI: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2007840117